哪怕赵太守在接到张顺消息后,立刻就起来,召集下属,拯救秧苗,可还是只救治了潭州周边的一些秧苗,而潭州周边的良田,几乎全都是潭州城中世家大族,或是乡绅大户的。

卢父给他的信中,写了好几个方法,如晨间起来发现霜灾该如何救治,未转青秧苗如何救治等。

但潭州城太大,下边各属县、镇,根本来不及通知。

等通知到下面各属县、镇时,这些秧苗,大多都已经受冻害严重。

眼看潭州一场霜灾难免,今年秋收百姓怕是要颗粒无收,赵太守想到卢父之前跟他说的,不挑良田,山地也可种植,亩产可达一千五百斤红薯,赶紧叫人备上马车,去黄花村找卢父。

黄花村周边,乃至半大个茶亭镇,都因为救治秧苗及时,秧苗虽有些受损,但到底没有烂秧死苗,救了下来。

其中救治的最好最及时的,就是黄花村。

黄花村的村民一时间对卢父这些外乡人都十分感激。

前些天还很排斥这些外乡人的,现在基本已经都接受了卢父他们,除了一些个别顽固的人,认为这场霜灾就是卢父他们这些外乡人带来的,认为这些外乡人不详。

这样的声音很少很少,尤其在得知整个荆楚之地全都受了霜灾之后,越发感激卢父他们。

就连黄花村村长,一时间都心情复杂。

其实当时卢父他们在发现霜灾之后,完全可以不通知他们,更不必告诉他们救治霜灾的法子。

这些人刚来此地,不过刚开垦了几亩荒地罢了,一点农田都没有,霜不霜灾的,和他们也没甚关系,可他们还是半夜冒着寒风赶来通知,帮他们救治秧苗。

村长对自家婆娘和大儿子道:“今后卢先生送咸鱼来,可不能再接了,若能顺利渡过这场霜灾,就说我说的,今后不得再以外乡人对待他们。”

村长大儿子郑重点头:“我知道,爹。”

不说别的,就是卢父跟他们说的救治霜灾的法子,就是可以家传下去的珍宝,再遇霜灾,可以在灾年救秧苗活命的法子。

它不是活一家一户的命,而是活一方百姓的命。

待赵太守坐着马车,在数百护卫队的护卫下,来到茶亭镇,在看到潭州其它地方霜灾后的惨像,再看到茶亭镇黄花村附近,田里虽有损伤,却还活着的秧苗,赵太守总算安慰了一些。

可惜,哪怕卢父他们发现霜冻后,已经及时通知了他们,救治还是晚了。

没到高地,只在黄花村,赵太守便下了马车,走在田埂间,观看黄花村秧苗豆苗,见放眼望去,整个黄花村附近的田地里,都盖了一层稻草和草木灰,不禁点头,又叫人翻了一株被稻草覆盖的豆苗,见里面豆苗充满生机,没有半点被霜冻冻死的迹象,不由对身边农官道:“看来这草木灰、稻草盖苗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后面农官们也纷纷把这一救治霜冻的法子记下来,一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