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调,难怪成国公夫妇天天把他拘在后院不放出来。

皇帝虽然气别人觊觎自家孩子,却只道好色属人之常情。可成国公的孩子羡慕别人的皮肤白,还不如好色呢。他都有点同情成国公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赖瑾吃完饭就让皇帝打发出宫,临走的时候,皇帝还送了他一百两金子。

赖瑾回到家,把金子给他爹娘看,还把自己在朝堂上和宫里的表现告诉他们,“肯定是我扮猪吃老虎太成功。” 陛下都于心不忍了,才给他钱。

成国公的表情一言难尽,“你还需要扮吗?”

这哪一桩不是你实实在在干过的?况且,你在朝堂上把柴绚扒成那样子,皇帝还给你金子,你以为是好事?

他都担心赖瑾还没出京城,就让柴绚派人给宰了。

这孩子太能折腾了,留在京里不仅屈才,也是真的危险,这才给他找了个边郡放出去。不过话又说回来,裤子是真的好用,不仅骑马不磨裆,冬天更保暖,以后打架被扒了裾裙不用担心露腚。

全家上下、骑兵都穿上裤子这事,成国公瞒得死死的。要不然,让赖瑾知道,他还不得翻天呐。

一场风波安安稳稳地过去,赖瑾带着他的兵、粮、钱财、幕僚、随从正式踏上去边郡的路。

……

京城,名为平城,以前称为平原城,意为坐拥千里肥沃的平原之地。

虽是千里平原,却是河流水系发达,良田无数,无论是抗旱还是防涝能力都极强,但因为没有天险可守,全靠城墙抵御外敌,对战争的抵御风险较弱,才使得皇帝在京城囤积重兵以震慑四方。

如今已近秋收时节,地里熟得较早的庄稼,再过上十天半月都可以收割了。土地肥沃,又丰调雨顺,庄稼长势极好,瞧着便格外喜人。

可贫富差距之大,让赖瑾开了眼界。

富贵人家,锦衣华服,仆奴成群,前呼后拥。

底层百姓则几乎都是衣衫褴褛满脸悲苦之色。他们穿的粗麻布做的衣服,比他家仆奴房里用来擦桌子的破抹布还要破旧,补丁打了一层又一层,都破成丝絮状了还穿着。人瘦得像柴火棍,瘦弱到仿佛连路都走不稳,却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常年背负重物把背压成驮背,弯曲着,腰也站不直。

他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清末百姓的照片,比起他们都多几分鲜活气。

赖瑾以前经常听到贱民两个字,觉得是在骂人,待看到外面的景象,才知道那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事实描述。

贱民比起贱奴,只多个自由身。可要说自由身,连活着都费劲,挣扎在饥苦中,又能有多自由?种庄稼要交田税,孩子生出来就要交人头税,养蚕织布要交蚕桑税,想出去做工补贴家用都没有人要。

蓄仆成风,穷人想去有钱人家干活,得先卖身为奴,不是买进来的人,用着不放心。

没了地的人,想要活命,只能卖身为奴。奴跟仆,还不一样。奴是奴隶,连自己的命都不是自己的,更不要说有私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