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撤回松山城里以后,再重新填埋到那里。

但是犹豫来去,杨振还是决定继续维持原样不变,既没有把这个秘密明白告诉祖克勇,也没有偷偷摸摸地派人将万人敌提前拆除撤回。

没有告诉祖克勇这个秘密,是因为杨振始终心存疑虑,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祖克勇毕竟投降过满清,并且最终还是第二次投降了满清。

尤其是祖克勇手底下的那些人马,都是跟了祖大寿多年的兵,谁知道其中会不会有人把这个情况透露出去,从而导致自己的这个设想彻底落空呢?

再有一点,俗话说做旧就要如旧,如果现在把之前埋下的万人敌拆回来,到时候鞑子来了再匆匆忙忙地埋回去,反复折腾,一定会留下痕迹。

鞑子又不是傻子,你一旦留下一点痕迹,人家肯定是要掘地三尺,看一看究竟搞了什么把戏,那样一来,这个计划自然是不废而废了。

不过,为了避免以后引发不必要的误会,杨振还是在祖克勇领命出城驻扎之前,跟他提了一点要求。

特别提醒他,不要把人马驻扎在娘娘宫的天后大殿里。

首先是祖克勇本人,不许驻扎在那里,其次是其他人马也不许驻扎在那里。

而且,杨振没有给出任何理由。

然而,祖克勇却自己脑补出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杨振之前总是说今后要靠海吃饭、靠海吃饭的,那么既然要靠海吃饭,就得对娘娘宫里供奉的天后妈祖娘娘恭敬一点了。

不管祖克勇怎么理解杨振的要求,最后他倒是听了杨振的话,没在天后大殿里扎营住宿。

也没把天后大殿弄成他手下的营房或者马棚,而是做了他们这支人马存放粮食马料的仓房。

反正娘娘宫里的房屋不少,对于他们这一支六十人的队伍来说,足够住了。

且说崇祯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这一天的上午,袁进的补给船队到了小凌河口南面海上的沙洲岛一靠岸,就被祖克勇设在小凌河口南岸林地上的望楼守卫给发现了。

袁进派出的小船刚进入小凌河的主航道,祖克勇就已经带着人马赶来了。

得知对方的来意,祖克勇一边派了一队人回去向松山城报告消息,一边直接上了小船,跟船去了沙洲岛上与袁进见面。

到了当天傍晚,乘着潮水上涨的迅猛势头,袁进的运粮船队第一次尝试直接进入小凌河的主航道中,朝着松山城的方向桨帆并用,一直驶到了沙河口。

大船在沙河口停靠,然后在沙河口守备张臣率队护卫之下,城内驻军将士与水师营士卒一起,将一批批装满了大米、小米、麦子和各种豆子的麻袋卸下,最后利用小船和人力,连夜运进松山城北门内东侧的粮仓存放。

这是杨振之前设想中的未来粮道方案之一。

这一次的实行,看起来是成功的,不需要在小凌河口的水手营装卸了以后再分批用小船运送过来。

而是直接由觉华岛启航的大船乘着夜晚大涨的海潮直接送到沙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