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不少听见这句话的人差点没把自己给咳死,好半天才缓过来后,面面相觑露出了迷茫表情。

倒不是说贿赂君王的宠妃吹枕头风这出比较罕见,哪怕这位宠妃背负着妖妃之名也不会使得这出戏码变得多么稀奇,或者说,能被贿赂成功然后对着君王吹枕头风的案例中,这些宠妃的名声都不会有多么干净。

所以妲己被周人贿赂成功,然后帮着文王在帝辛耳边说点好话,讨得了后者几分欢心,成功让文王顺利出狱这件事,从整个逻辑来看合情合理,没有丝毫问题。

甚至正常到旁人来看他们的震惊,都该质疑他们之前考虑人选的时候,怎么都没往这个方向想去。

但——这些人很难不在自己心中支支吾吾,磕磕绊绊地试图解释一些奇怪的逻辑障碍——那是妲己啊,你能明白吗?那是妲己啊!

一个在历史的风评中助纣为虐,祸国殃民,残暴狠毒,甚至在民间传言的流变中,被大众混合上妖魔的模样,仿佛生来就是要亡人国家的祸种一般的存在。

如果叫许仲琳知道这些心声,他定然会长叹着一拍大腿,表示自己的认同:

他都想过让妲己变成一只受人、神之命要去灭亡商朝的狐狸精了,你说他突然看见历史上可能是妲己捞了周昌一把懵不懵逼?

这不是符不符合事件常理逻辑的问题,是反直觉反常识,仿佛把两个画风都不一样的人塞到了同一个片场,把两个看起来表面基本上没多少直接接触的角色拉郎配的那种微妙感啊!

简而言之,就是别扭,单纯别扭。

但天幕可不管你别不别扭,而以后世人的个性,就算知道他们有多别扭,也只会更加来劲。

【妲己来自有苏氏,或者说苏国。《史记》认为纣王曾经讨伐过这个小国,逼迫苏国国君将公主妲己献给了帝辛,随后她便成为了纣的宠妃。

这个被迫贡女的说法真实度不太可考,有可能是司马迁为了塑造纣王好色暴戾独夫的形象如是描写的。有现代学者因此猜测妲己可能是帝辛向外征服的副产品,是他掠夺的战利品。

但不论如何,那并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我们只要大概确认妲己应该出身苏国,己姓,苏氏。她并不是商人内部多子族的一员,因为这个原因,她并不能成为向来排外的商人的王后,于是我们不能像称呼妇好那样喊她妇己。

同样的,一些学者因为妇好享有的权力而给予她的假设,譬如她也能够统领军权,负责一部分祭祀仪式这点,也实际上说不太通。】

“?”

不少人掏了掏自己的耳朵,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听力。

弯弯学者口中大将军大祭司苏妲己的梦幻魅力,如今平等地播撒在每一个听众的身上,让他们理解其意后开始瞳孔地震。

“不,不是?认真的吗?”

哪怕是朱元璋也没绷得住——或者说,正因为他是朱元璋,在听到这种堪称颠覆了他朴实与落后并存的小农思想的发言后,他才一点都端不住。

客观来看,老朱算个不错的皇帝。但老朱的出身和生活环境塑造了他身上复杂的两面性,在男女关系这种受传统伦理束缚最严重的地方,哪怕他心里也有着一份对发妻的尊重,这近乎怜爱的感情也不会扩散开来。

也就是说,老朱是个打心眼里认为男女有别,有些事女的就是做不来的纯种铁血大男子主义直男癌。

以至于在他的认知中,妲己的形象吧,不说娇软可爱,作为一个“红颜祸水”,最起码也得是风情万种,硬件上面要能打动君王审美的妖姬级别的宠妃。

那她不说是弱柳扶风吧,反正是肯定和大将军大祭司这两个词是毫不相干的。

绿着一张老脸,把脑海中突然闪现的金刚美人晃出去,朱元璋更是再接再厉:“并且妇好是谁?”

这个问题可谓发自肺腑,真心诚意。

老朱自谦自己文化水平不算太高,但最起码司马迁的《史记》,在后世人经常提起后还是闲来翻阅过几遍的。但是此刻他绞尽脑汁,愣是没在司马公的记录中找出个对应的人来。

——这算什么。朱元璋挑着眉。听起来这妇好好歹是商朝的王后,那就是商王的正妻,相对应过来不就是他的老马,太宗的观音婢的位置?怎么司马迁后面的王后皇后的给写了传,商朝的却没记?

这不厚道啊!对自己的直男癌一无所知的洪武皇帝摇了摇头,咋舌想着。还不如他老朱呢。

司马迁要是能隔着几千年时间听见朱元璋的抱怨,肯定忍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崩溃,哪里管对方的皇帝身份,上去就是炮轰:你是个皇帝,他头顶上的今上难道不也是个皇帝?今上干得肯定还比你这个皇帝来得好!你这后世的皇帝哪里还能斩他汉朝的官?

这哪里是他不想记录?这是他无能为力做不到啊!

始皇帝兼并六国先把民间的一些史书烧了烧,西楚霸王后头再把始皇帝保留下的一些甚至称得上孤本的史书烧了烧——商代的历史本就被周遮掩了不少,你还指望他能记载得了多少东西!

想到这里,司马迁都感觉心如刀割,甚至对于原本还因为落魄(?)贵族之间的惺惺相惜,颇有几分好感的项羽都淡了下来:崇拜什么崇拜,今上对我那么好,我却因为项羽干得混账事没办法完美回报今上,粉转路再转黑了谢谢。

至于为什么没去怪罪始皇帝——司马迁心里隐隐有点数,今上动不动就是被后世人和那位一起提起来的,说不准就有点英雄惜英雄的微妙心理呢。

汉朝的建立是正义的,是光辉的,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秦的灭亡就要是暴戾的,合理的,顺应天下的。

故而刘彻当然不会去褒美始皇帝,他明面上的态度依旧是清清白白的暴秦。但是一些没必要的指责,司马迁当然不会再轻易给始皇帝加上去,就当做是给今上的面子和尊重。

司马迁:所以我们还是对西楚霸王粉转黑吧……还我史料啊!!(扭曲悲鸣)

【商朝确实还有着一些母系氏族的遗风,不少商人女性的墓葬中都出土了武器、酒具等的存在,证明她们同样参与商人热衷于的战争和享乐的酒宴。

但是在商人这样一个重鬼神的社会风气当中,大将军的职位暂且不提,祭司这样的身份,却不会轻易交托出去的。

所以现存的甲骨占卜中,基本上都是商王本人自己主持相关的占卜祭祀活动。而想要和商王分享这份权力,只有可能是像妇好那样,本人有能力有功劳,还和丈夫情投意合的王后才有可能。

——强行把妇好能征善战,武丁时期将领之首,拓土开疆威名赫赫,能够和武丁分享主持祭祀的权力,拥有自己独立的封地和护卫这样的强人人设安在妲己身上去,真的除了强行标新立异吸引眼球之外,没什么说服力。】

坐在上首的皇帝顿了顿。

她已经称不上一句年轻,昔日的美貌经过岁月的洗刷,纵然拥有着全天下的权势与财富作为保养的佳品,时间依旧无情为她的面容染上风霜。

但她的眼睛依旧明亮着,如鹰隼般锐利、通透,明亮到接近能灼伤旁人的地步,宛如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野心家的强欲不会轻易消退。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统治里,因为这样的一双眼睛,哪怕女皇陛下的打扮从来不遮掩自己女性的性别,甚至谈不上一句有多中性,大臣们依旧时而会忘却这位皇帝陛下的性别问题。

他们屈服于钢铁意志的面前,向着领袖者的思想跪拜,山呼万岁,最多不过私下揣度对方的继承人到底要选哪家的血脉。

可是此刻,武则天看着天幕上的论述,眨了眨那双在她当上皇帝后,直视便能给予不少人莫大压力的眼睛。皇帝的外壳被自我的意志撕开一个小口,于是她勾起唇角,露出一个带着欣赏意味的笑来。

这个笑不像皇帝平日权衡利益时,透着讽刺意味或是寒意的微笑,眼睛余光瞥到一眼的巾帼宰相面色不变,老老实实低着头,心里却想到的是高宗皇帝还在时候,她在陛下脸上看见过的微笑。

还透着点活人气,带着点真心的笑意。

——多好。

上官婉儿这么想着,又看了一眼天幕。

她觉得妇好的存在确实值得她,也值得陛下笑一笑的。

武则天动了动手指,略带着点稀薄的遗憾,她虚空举杯:

本该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但场面不妥,此刻便遥敬一杯心意。

【妲己确确实实只是个普通的宠妃,她没那么伟大,没有妇好那样的权力与地位,也没有那么恶毒,没有史书诟病污蔑千年的骂名。

她的兄弟苏忿生后来成为了苏国的国君,本和周国没有多少瓜葛的人,在武王翦商之后,却被任命为周朝的司寇,主管王朝的刑罚。

她的儿子武庚,或者说禄父、录子圣被武王指定为帝辛的继承人,继续在殷都担任商王。

这一切的起源,大概便在于她曾经对周人的那一段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