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舌战群儒

朱佑桓不是迂腐之人,做皇帝,显然最能守住对兄长的誓言,自已的心,自已最清楚。

纵观古今,权臣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妻儿亲人俱遭横祸。以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躲在帝王身后,依仗王族的先天优势,无所顾忌的出手干预历史走向。

可今后呢?做了监国,每日都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强敌,这必定是永无休止的头疼事。还要尽可能的得到观音儿的信任,稍有不慎,嫂子被有心人撺掇,对自已起了嫌隙,到时大家该如何自处?

不是没有可能,观音儿宠溺纵容亲弟弟,耳根子软,为人行事非常自私。自已和张氏兄弟间,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孰轻孰重?正德皇帝宠信八虎太监,嘉靖皇帝宠信严嵩,每一位糊涂帝王的身后,都站着惯会谄媚的小人,此绝非当事人能看的清楚。而不到四十岁即离开权利中心的自已,能眼睁睁看着前半生的心血,毁于一旦?

朱佑桓的行事风格,无一例外地证明,他是最怕麻烦的,对待敌人出手狠绝,不给自已带来一丝后患,此点可能是身为穿越者的共识,因为有太多的历史可以借鉴。

九个月后观音儿产子,侄子要等到成人时亲政,最少十六年的时间里,每一日除了劳心国事外,都得忧心于身后事,犹如日日风雨飘摇,在悬崖上走钢丝,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朱佑桓终于从兄长的骤然离世中冷静下来,目光幽幽。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甘做一辈子的牛马,为大明呕心沥血,做一位大大的忠臣,或青史留名,或遗臭万年。一条是待来年有了结果,辅助小皇帝登基后,从此退隐王府,悠闲度日,管它大明朝洪水滔天,黎明百姓是死是活。

“唉”

朱佑桓郁闷之极,显然最好的结果,就是继续潇洒人生,心血来潮时可以随意出手管管闲事,当个所谓的贤王。可惜啊随着皇兄的逝世,此种写意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文华殿内,一干大臣不停的抬头偷瞄,盘膝坐在火炕上的燕王神色反复变化,眼看千岁表情阴晴不定,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捶足顿胸,就知有戏了,相互间偷偷使着眼色,心照不宣的露出笑容。

朱佑桓所能想到的,所想不到的,这么多臣子几乎都想到了。权衡所有利弊,燕王登基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册立其他皇子登基,燕王和英国公肯定不干,人家手里握着军权。册立先帝的遗腹子?骗鬼呢?这种傻瓜之举你也信?

能让这么多的大臣意见一致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代宗皇帝被供奉祖庙的那档子事,人家毕竟是皇帝的嫡孙,这是历代权臣都不具备,都朝思梦想的。

而即使燕王信守承诺,可大臣们谁能容忍朝堂上出现一位一言九鼎的权臣?一手掌控皇权又不必受到来自皇权的约束,这是最可怕的,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在场之中都是老实人,哪怕刘吉也不是什么野心家,老实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希望一切都能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燕王的胆子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