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图是一个整理问题的思维工具,通过使用两个轴把问题图表化,能够对复杂内容进行可视而且直观地整理,并传达给他人。

矩阵图有「表格型」和「坐标型」两种。其中根据「紧急度高低」等性质来整理问题时,一般多用表格型。

使用表格型矩阵图时,要注意,不允许做「不高也不低」这种不清楚的分类。既然使用「重要度高低」这个维度,就需要把问题归类到「重要度高」或「重要度低」中的一个去。

比如在决定工作任务顺序时,确定了「先完成重要度和紧急度都高的工作,再优先处理紧急度低而重要度高的工作」的原则之后,就不会再犹豫该从哪项工作入手,工作效率也能随之提升啦。

表格型矩阵图能够明确进行分类,而坐标型矩阵图,能够根据「有多重要」「有多紧急」的程度来整理问题呢。所以说,通过使用坐标型矩阵图,我们更能相对地来看待问题。

举个例子,

餐厅X价格很高,但味道也更好。

餐厅Y价格很低,但味道不太好。

餐厅Z价格还算便宜,味道也还行。

我们可以针对这三句话画一个坐标型矩阵图,使用了「价格高低」和「菜的味道」这两轴来分析三家餐厅。这个例子若以文字来表述,是很难让人一眼看懂它们之间的相对定位的。

但是,若对它进行矩阵式整理,我们瞬间就能明白「价格高但味道好的餐厅是X」。这种可视性和直观性就是矩阵图最具优势的地方啦。另外,由于仅从「价格高低」这一个切入点无法做出判断,想出「价格与味道的平衡」的方案,这也是矩阵图所带来的新角度。

而且,使用坐标型矩阵图时,可以选择数值化的轴,这样就能在轴上标明数值,将内容坐标化了。

轴有许多组合方式,而且连初学者也能轻松驾驭,这是矩阵图很大的一个优点。比如说,把「服务热情或服务冷淡」跟「店铺面积大或小」组合起来,或者把「适合人多或适合人少」跟「关注健康或不关注健康」组合起来,由于组合方式不同,其分析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当然,如果两轴的选择不恰当,得到的结果就毫无亮点。但是很遗憾,矩阵图的选轴并没有固定的所谓「最佳选法」,只能通过反复操练,来磨砺这种「感觉」。

使用矩阵图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损害矩阵图的优势」,二是「选择切合目的的两轴」。

比如说,原本可以用两轴矩阵,很好的表示出结果,结果你选择了用三轴矩阵表示,视觉上会使其变得更复杂,这样一来,矩阵图原有的简洁性就大打折扣。

此外,如果你选择了与目的不符的两轴,也是不行的。比如说,有一家餐饮企业想体现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区别,标榜自家公司的与众不同,选择「马桶的干净程度」和「总销售额」作为两轴,或者选「员工薪酬」和「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作为两轴,认为这样就算体现出差异化,也无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

两轴选择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出足以推动业务发展的分析和假说,以及能否加速沟通交流。我们千万不能把制作矩阵图本身当作了目的。

学习要点:使用矩阵图,能够对复杂内容进行可视化直观性地整理,并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