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乡下的路有些泥泞。

可怜的社畜学长脸色已经逐渐绿化, 像是要忍不住呕吐的**了。

老院长看出来他的不适, 跟赵叔说停了下三轮,休息一下。

社畜学长站在泥泞的道路中,手扶着三轮,缓缓喘着气。

这时候一辆小摩托疯狂的从边上冲过去。

泥点溅了社畜学长一身。

他悲愤地回头,隐约看见被泥点遮掩的摩托车牌上有86两个字。

“是老林家那个小子”,赵叔认出了摩托车的主人。

“小赵,这条路这么颠,也没人修修?”,老院长问道:“你们村子我有印象,那是十年前了吧?你们这里挖出一个古墓,我跟着考古队来过,你们还挺富裕的吧?”

“嗯,那墓就是我二舅家的侄子挖地挖出来的”,赵叔发动三轮车,“富裕那是以前,现在村子里可穷呢。”

“怎么了?”,老院长继续问。

“唉”,赵叔给自己点上一根烟,“就是原来来收木薯的啤酒厂倒了,现在木薯卖不出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才到了目的地。

虽然路程很长,但不代表这村子就在什么深山老林里,只是一路上已经经过了几个村子和成片粘连在一起的庄稼地。

“师父,为什么不在前面路过的村子考察呢?”,李江河这一路也不是很好受。

至少一会儿的午饭是不太有胃口了。

“传承六十年的祠堂和三百年的,能一样吗?”,老院长脸色也不是那么好看。

虽然有回忆青春的buff加持,但毕竟年龄大了,而且这二十年也算是比较养尊处优,身子骨不如以前下乡的时候了。

中午讲究着吃了些农家饭,村长亲自出来接待了老院长。

舟车劳顿,村长给他们安排在村里的招待所,说是先休息休息,等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再去。

这招待所还是八年前建的,普通的农家院子改的,白色的墙漆,外边画着些吉利的图案。

李江河稍坐了一会,就在院子里不停踱步。

还因此得到了老院长“年轻人就是有活力”的感叹,并让社畜季师兄得到了一个暗戳戳的鄙夷眼神。

李江河踱步的原因是圆太从国外版权切入,而且直接针对墨客阅读器目前的最大特色:学英语功能,真算是打到七寸上了。

开发英语点读功能并不难,以圆太的实力只要知道了方向,很快就能做出来。

这不禁让李江河有点焦急。

院子外不时传来几声狗叫。

他不知不觉踱步了一个小时,也没想出办法来。

挑战者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好了,江河,别转圈了”,老院长起身,顺便拍拍已经睡了一小会儿的季师兄。

“啊?”,季师兄睁开睡眼。

祠堂是木制,主体历经百年,由我国传统的榫卯结构支撑,不用一根铁钉。

朱漆金缕,大门宽敞,几乎等人高的石狮子摆在两旁,有个老人就坐在不远处,应该是看守祠堂的。

朱红的柱子上有一对楹联。

上联: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

下联: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村长的表情在这里变得肃穆许多,这里就是村子里最好的建筑,也是这个村子的“灵魂”所在。

“麻烦您了”,村长的年纪和老院长差不多,所以他用了敬语。

“没事”,老村长最后嘱咐道:“可千万仔细,这可是容不得磕碰的。”

“放心”,老院长招呼李江河和社畜师兄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