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孩子们,我是郑小瑛,是一个歌剧和交响音乐的老指挥!

交响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音乐艺术,愈来愈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都说,它不仅可以调剂生活,陶冶性情,还可以提高文化修养,使人得到安慰、鼓舞和美的享受,甚至有利于开拓智力和治疗疾病.可是,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连歌词都没有,怎么听得懂啊!的确,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艺术,是在时间流动过程中发生的听觉艺术,但是你不会否认,有的音乐会让你喜悦兴奋,手舞足蹈,(拉杰斯基进行曲)而有的会让你感动悲伤,热泪盈眶,(悲怆IV)有的能调整安抚你的心情(北风吹),有的还能拓宽你对世界的认识,比如贝多芬的欢乐颂!(欢乐颂)!这不就是听「懂」了吗?一点儿都不神秘吧?我们的祖先在乐记里就说过「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也就是说,当音乐奏响,连动物也能回头,普通人会知道那是音乐,而只有「君子」才能懂得它的内涵。我今年已是真正的90后了,我的一生都在舞台上或乐池里率领音乐家们表演音乐,现在就让我作为一个音乐导游,来带领可能还是「零基础」的你,走进这个有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的音乐溶洞,用我的理解来启发你的想象力,让你的耳朵更聪明吧!

也许你喜欢音乐的爸爸妈妈,或姥爷姥姥会记得有一个女指挥常常在音乐会上边指挥边讲解,或者在歌剧开演前20分钟,在休息厅里为大家介绍怎么欣赏歌剧里的音乐,对,那就是我。几十年后,有老人对我说,郑老师,我们永远忘不了你站在肥皂箱子上给我们讲解歌剧音乐的情景!那可是个永恒的纪念啊,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时,也有年轻人送我鲜花,并说我们全家都是你的「粉丝」,我爸爸听过您的讲座,让我一定要转致他的问候!这时,我感觉收获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音乐家作为一个舞台上的表演者,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努力表达作品的要求,不就是希望能够与人们分享美妙的音乐感受吗?

1978年中央歌剧院复排意大利歌剧《茶花女》,那些十多年没见过歌剧的观众们,在大幕拉开以前总是煦煦嚷嚷地大声聊天,让那首表现茶花女悲惨命运的音乐主题无法轻轻开始。(茶花女序曲)怎么办呢?从那时起,我就在我执棒的每部歌剧演出前,在剧场的休息厅里,举办起一个20分钟的歌剧音乐欣赏讲座。我告诉大家,歌剧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欣赏她的音乐呢。这个讲座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后来我还应学生们的要求,到大学里做系列讲座,或在交响音乐会现场边讲边演,大家都非常欢迎,而被媒体称为「郑小瑛模式」。

近年来,各类音乐导赏应需而生,但还有许多学校和团体希望能听到我这个指挥者对音乐的诠释,朋友们建议我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爱乐者受益,好啊,与时俱进,这正应了我「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追求,于是就有了这个「让耳朵更聪明」的节目。大家放心,我不会用一些玄而又玄的辞藻让大家觉得音乐很神秘,远不可及,深不可测,我会把我作为一个音乐指挥者想要对听众说的话通过深入浅出,简明通俗的语言,与大家分享,让大家逐步明白什么是音乐的形象,从而打通大家各自想象力的泉眼。我会选择由中国到外国,由熟悉到陌生,由简单到比较繁复,从有标题到无标题的曲例。来解除大家对交响音乐敬而远之的顾虑,唤起你的兴趣,让你喜欢走进安静的音乐厅,亲自观看指挥和众多音乐家的表演,亲耳聆听由交响乐队丰富音色创造的美妙音乐,享受她的魅力!欢迎你来听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