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朽才梳学浅,我也觉得这个方法很新颖,试问谁能做这个手术?”

两位老教授再次呆了一呆说不出话来,王医生想了一想同样放弃了:“我也不行,边对边修复术我倒是能做,问题是接下来呢,包括术后护理方面都是一片空白,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料有限,绝对不能冒这个风险。”

结果很快讨论出来了,四大名医结论一致,方法是很好却不适应,原因当然也很简单,这种手术理论上还处于实践阶段,没准半年一年后会正式开展。话虽这么说,四位专家还是对高顺的奇思妙想赞赏有加。做医生的当然明白,鹦鹉学舌人人都会,要提出有效的新方法是如何的艰难。

有一位已经伸大拇指了:“我看行,可以拿到研究生院当作课题来攻关,你们觉得呢。”

王医生呵呵的笑:“张老你是落伍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外科专家都在试图攻克这个难关,咱们动手已经算晚了。这事还得朱老决定,您才是研究生院的院长嘛。”

最后决定权还是在朱教授手里,老头摸了摸脑门很快下决定了:“行,别人都做咱们为什么不做,好说北大医学部也是名声在外,我也赶回时髦,试试这个国际前沿领域到底有多难。回去我就组织论证,申请一下资金支持。”

高顺本来想说这个手术他可以试试,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这跟低调还是高调无关,做为一名医生,他同样不能拿病人的安危开玩笑,仔细想想包括术后护理方面的内容确实是一片空白,还有最新的医学报告提到的先天缺陷,他同样不能冒这个风险。

这倒也正常,如果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这么容易就被人攻克了,那还算什么难题。对于研究生院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高顺当然是乐于见得,他的心情是挺无所谓的,做研究嘛大家一起来,谁有本事谁去拿一百万奖金。

收拾心情潇洒一笑,心思却飞到了九宵云外,在心里面问了自己一句,如果是在缺医少药的阿富汗南部他会怎么做,那答案甚至让他呼吸困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