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快憋出内伤了。

某群岛有倭寇来犯, 地方官吏问咋办, 洪武帝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

杀了再说……

再说……

……

这圣旨写的真是直抒胸臆霸气侧漏,想说啥就说啥,朕说啥就是啥!

朱颜辞简直要笑疯了。

不过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朕这么颁圣旨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

洪武帝抬头见她龇牙咧嘴的样子,点了点她的脑门,笑道,“小十六认得几个字?

虽然这繁体字看得有些费事,但连蒙带猜也差不多都看得明白,不过这也得益于洪武帝的朱批大多都是白话。

朱元璋是贫苦出身,小时候没怎么读过书,是属于自学成才的那一种,因此对于大臣的长篇累牍十分反感。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茹太素给朱元璋上疏的时候,因为奏疏长达一万七千字,废话连篇,气得朱元璋当即派人把茹太素打了一顿。为此,朱元璋还专门制定了“奏对式”,以纠正这种在奏疏里连篇累牍写废话的行为。

朱颜辞在心里笑到内伤,这会儿也只得装傻充愣,捡了几个笔划简单的字念了。洪武帝听了十分高兴,直夸奖她道,“小十六真是聪慧的紧啊!这么小都识字啦。”

朱颜辞舍了脸面,喜滋滋拍马屁道,“父皇厉害,才把辞儿生得这般聪慧啊!父皇的字写得也好看,辞儿也要向父皇学习。”

这句话直把洪武帝哄得心花怒放,不过嘴上却只淡淡“哦”了一声,道,“怎么个好看法?”

这人呢,缺少什么,就喜欢别人称赞他什么。

不过说实话,朱元璋的字在朱颜辞看来还是有很有几分水平的,毕竟就算他再不济,身边也围绕着一大票这个时代最星光熠熠的大文豪们,何况他还非常的勤勉好学。登基后还特地在奉天门的东边设立文渊阁,里面遍藏古今文籍,并置大学士。

朱颜辞眼珠子一转,喜气洋洋道,“龙飞凤舞!”

洪武帝捋了捋颌下的胡须,哈哈大笑显得十分开怀,仿佛一上午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免对这个最小的女儿有了几分怜爱。

说笑间,有宫人进来禀报,“皇上,翰林学士刘三吾和王府纪善白信蹈觐见。”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