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头脑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想法?「万一……怎么办?」万一有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会发生,或者万一自己想要的事情发生不了。想想看,当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你心里什么感觉?是不是有点紧张,有点不安?

这种感觉在心理学当中被称做焦虑。它可是耗能大户,而且消耗掉的能量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在焦虑状态下你的做事能力会严重受损。

引发我们焦虑的事情有很多: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某项任务、打一通令你不安的电话,碰到一个特别挑刺儿的客户,考试、工作以及敌对的人际关系等等。持续的、过度的焦虑会给你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比如头痛,肠胃不舒服,脾气变得暴躁,精疲力尽,做事时患得患失,裹足不前。更严重的情况下会驱使人们寻求逃避。通过喝酒、暴饮暴食等方式躲避本应该解决的问题,从而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陷入到焦虑-逃避的恶性循环当中。

活力一族经常表现出无忧无虑的样子,他们很少陷入持久的担心。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焦虑,事实上,焦虑本身不一定是坏事。它有可能促进我们努力,让我们为挑战提前做好准备,激励我们提高效率。主要是焦虑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问题。

比如我自己吧,在一个新项目立项时,重大决策时,生活发生巨变时,或者说小一点儿,在写这篇稿子时都会体验到焦虑。但是我周围的人,却一点儿也看不到我紧张不安的状态。因为在焦虑来临之际,我很快把焦虑思维转变成了新的有意义的思维,迅速屏蔽掉焦虑所带来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应急反应,进而聚焦于思考行动方案,并开始快速行动。这可能是我工作效率很高,还不觉得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都得益于应对焦虑的三道关卡:灾难化防火墙、客观性补丁和快速暴露法。是它们帮助我化焦虑为行动。

让我先给你从灾难化防火墙开始讲起。

大部分不必要的焦虑都是由我们大脑中灾难化的思维倾向导致的,这会让我们觉得事情很糟,远远超过实际情况。这时,我们就会过高估计发生坏事情的可能性,并且夸大出事之后后果的严重性,也就是患上了「万一」综合症,大脑不停的关注发生负面事件的可能性。

比如一名设计师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她就会不停地担心别人发觉他犯了错误,并且会觉得别人将会认为自己很无能,最终开除她;再比如一位经理在进行工作汇报演讲前是这样想的:「如果他们发现我那么紧张,就会使我成为公司的笑柄,我就再也没脸在公司里立足了」;或者再看看这么一位创业者,他在和客户洽谈前担心自己会失去这份合同,而且他认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别人就不会再来和他做生意,他的整个事业将会毁于一旦。

当这些人陷入到「万一」综合症里,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不断的冒出令人烦恼的想法,使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放松心情,难以享受生活。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请你牢记两点,第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所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