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五十五分,“特拉华” 号,即第52舰队的旗舰遭到重创。

沉默了良久的“台湾” 号终于用一轮非常漂亮的齐射让一万二千米外的对手尝到了第12舰队旗舰的厉害。

九枚穿甲弹中,有四枚直接命中,另外五枚也落在了附近。

可以说,这个命中率相当惊人,甚至算得上是奇迹了。

要知道,设在一座炮塔内的三门主炮在齐射的时候,会相互干扰,因此三枚炮弹中有一枚击中目标就已非常不错了。

而一次命中对手四枚穿甲弹,至少有二枚穿甲弹是从同有一座炮塔的主炮**出的。对于战列舰来说,虽然一万二千米的交战距离不算太远,可也没有近到不用瞄准就能击中对手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台湾”号的表现并不出色。

因为要指挥舰队作战,还要随时与第31舰队进行协调,所以在炮战开始之后,白佑彬并没有离开司令舰桥。在此情况下,舰长为了确保舰队司令官,以及舰队司令部的安全,不得不进行大范围的战术机动,很多时候甚至脱离了编队。结果,在前面的炮战中,“台湾”号大部分时候都在“躲”炮弹,命中率自然难以提高。

其实,这也是旗舰的通病。

这次,能够一下就打中对方四枚炮弹,绝对是运气。

四枚穿甲弹中,有三枚落在了舰体上,且都击穿了对手的装甲,并且在舰体内生了爆炸。可是真正造成致命打击的却不是这三枚穿甲弹,而是击中了“特拉华”号舰桥的那枚穿甲弹。

按照了望员的报告,穿甲弹的落

司令舰桥的左侧。

与“省”级,以及“衣阿华”级战列舰一样,“罗得岛”级战列舰的司令舰桥也是单独设置的,没有与航海、罗经等舰桥连在一起,位置相对较低,且得到了非常严密的保护,其装甲厚度仅次于炮塔正面装甲。

这种单独设置司令舰桥的好处很明显,可缺点也很明显。

在远距离交战中,对方很难打中司令舰桥,即便打中了,也很难摧毁司令舰桥。可是在近距离交战中,穿甲弹足以轰穿炮塔的正面装甲,就能够打掉司令舰桥。更重要的是,只要进入目视交战距离,对方的炮手就会刻意瞄准司令舰桥,力争先打掉对方,特别是对方旗舰的司令舰桥,使对手失去指挥能力。

从战后获得的资料中可以得知,金凯德,以及留在司令舰桥内的第52舰队司令部的二十多名军官全部阵亡,甚至连遗体都没有留下。四百毫米复合穿甲弹是在击穿了舰桥左侧的装甲之后,在舰桥内部生爆炸。在此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幸免。

“特拉华”号.被重创,受到影响的绝不是一艘战列舰。

十点五十七分,二支驱.逐舰编队机动到位,并且调整好了队列,开始向美军编队冲刺。

除了为其.提供直接掩护的八艘巡洋舰之外,第12-1主力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上的副炮与射炮也在此时加入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