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泥摸泥,该翻茅草顶就翻一翻,晒一下,到了晚上,五个知青就搬了进去。

阳臻跟韩江晚上在食堂吃了饭,回来的时候就一起找到老支书。

先给老支书递上一支卷好的土烟,韩江就大大咧咧开口道:“老叔,我跟老阳打听了一下,这次下来的知青里有个来头不一般的,咱们俩就商量了一下,琢磨着准备也搬过去。一个嘛是监督,免得那小子在屯子里惹是生非。”

“二个嘛,好歹我们也是老知青,过去好好做做思想工作,也好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咱们知青来到农村这个广大天地,艰难险阻只是眼前的纸老虎,我们应该不畏艰苦,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阳臻听韩江瞎侃,越说越离谱,没好气地抬脚踹了他一下,自己对老支书笑笑,而后抬手顶顶眼镜。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老支书就觉得那一下阳臻眼睛里闪着光。

阳臻踹得韩江不满地直叨叨,也不管他,自己凑近了老支书,压低了嗓音说了两句话。

老支书听完,神色一变,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阳臻。阳臻也不回避眼神,只点点头,肯定自己说的那些话绝对不是他瞎编的。

老支书想了又想,盯着阳臻看了半晌,最后没头没脑地问:“阳老师,你对我们大岗屯是什么个看法?”

韩江不明白这两人打什么哑谜,就是下意识觉得情况不太对,遂乖乖闭了嘴。

阳臻笑容缓缓收了起来,认真地对老支书说:“无论以后我去了哪里,这里都是我的第二故乡。”

老支书叹着气点头,抬手,在他肩膀上空时顿了顿,又叹了口气,重重点头,脸上露出个笑,手也沉沉地搭在了阳臻肩膀上。

“这事要不是你跟我说,我也没想到这方面。上面那些个弯弯绕绕的,我也不懂,既然你跟韩老师提出来了,那你们就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来找我。”

韩江脑袋里的疑惑更多了,只眼睁睁看着老支书跟阳臻似乎商量妥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等到他们俩从院子里进了屋,韩江迫不及待地问阳臻:“老阳,你刚才故作神秘地,到底跟老支书说了啥?”

原本韩江还担心老支书不会答应让他们搬去暂定的知青点呢,咋滴一下子就答应了?

阳臻得意一笑,朝韩江勾勾手指头。

韩江哈巴狗一样赶紧把耳朵凑过去。

只听阳臻轻生说:“我骗老支书说,王家卫是……”

这边,韩江听得咂舌,直冲阳臻翘大拇指。

而院子里,老支书抽着刚才阳臻给递的土卷烟,眯着眼也在琢磨阳臻说的话。

阳臻说前次他就接到家里来的信,说是最近会有批知青过来,其中有个王家小子,外祖是海南省的,于是就用了海南省的户籍插队做了知青,要分配到大岗屯来。

如今别看华夏国内一片发展的繁荣,可政&治上却有不少争斗。

阳臻的爷爷跟父亲小叔等都是京官,深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