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你们家孩子,想一想,最近一直在困扰你的苦恼是什么?

你可能有很多话想说。你有很多的苦恼,三岁的孩子不好好吃饭啦,八岁的孩子不喜欢练钢琴啦,十岁的孩子还要父母陪着写作业啦,十五岁的孩子每天沉迷在手机游戏里啦,等等。这些问题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让你觉得,你家孩子生来就是这样。你当然也想找到一种方法来管教他,但做不到。

这些问题,统称为慢性问题,它们往往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如果我说,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将不再受到它的困扰,你信吗?你很可能不信。你会说,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你怎么能一个月就解决掉呢?——注意,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错误的方向。要摆脱慢性问题的困扰,你应该听一听这门课。

这门课的核心内容来自于「系统式家庭养育」(SystemicParenting),它是系统心理学理论在父母养育这个领域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培养更有系统视野,更成长取向,同时也更有能力应对各种养育问题的父母,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最终也通过这样的养育过程激发他们的孩子,成为更能够自我负责的人。

这里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自我负责。

请记住这个概念,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这是我们家庭养育的终极目标。如果你想摆脱孩子问题带给你的困扰,你首先要分清楚责任。只有你的孩子充分承担起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学习也好,健康也好,自我发展,努力奋斗也好,他必须充分接受这是他自己的事,为之投入,你才会轻松省力。反过来说,如果是你比他更努力地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你在替他承担责任。

替孩子分担责任的形式有很多,奶奶追在孩子后面喂他多吃一口饭,是在替孩子承担判断饥饱的责任。妈妈每天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气到心梗,是在替孩子承担坚持学习的责任。爸爸替孩子决定将来报考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是在替孩子承担人生规划的责任。有人说,可是孩子还小啊,没办法好好管理自己,我如果不替他把着点关,又怎么办呢?的确,替孩子承担责任是可以解决问题,但往往只能解决短期的问题,一次性的问题。长期来看,每一次都靠大人替代孩子解决问题,反而形成了惯性和依赖。有点像医学里的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以很有效地治疗疾病,但不能每次一生病就用。否则,长期形成了耐药性,一次次地药量增加,最后使用抗生素本身就变成了问题。也就是慢性问题。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每个父母都着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妈妈坐在旁边,督促他好好写。这样能解决问题吗?能,今天的作业可以这样写好。但是明天怎么办?后天怎么办?写一天两天的作业不是目的,目的是想让孩子自发,自觉地学习。为此,父母就不能仅仅采用督促的方法,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日常有不同说法,描述自我负责这个概念,有的叫自觉性,有的叫内驱力,自我意识。但这些说法都有一个误导性,它们只强调孩子单方面的特点,忽略了它本质上是亲子互动的一个模式。所谓模式,就是双方的配合,不是某个人单独的行为。父母做什么,孩子做什么,合到一起,才会真正构成一个「自觉学习」的孩子。假如父母盯着孩子学习,那就算孩子马不停蹄地学,他也是不自觉的,是被父母盯着做的。这时需要改变的不是这个孩子,是父母。

所以我们这门课是针对家长开设的。

这门课程适用于3岁到15岁孩子的养育者。3岁以下婴幼儿,因为自我意识的发育才刚刚开始,自我负责的适用范围比较有限。而对于15岁以上的青少年,因为亲子互动的模式已经相对固定,改变养育方式的效果并不一定明显。当然,如果你只是想体验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并不一定非要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的方法在职场,在亲密关系,和其它关系中,可能也有相通的应用。

作为养育者,你可以是孩子的父母祖父母,也可以是保姆。你不一定要有心理学的基础。整个训练营是以普通人为受众而设计的,只要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即可。最重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的好奇心,和真诚想改变的态度。

好,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就从今天开始。

课后练习:

第一天,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认识你和孩子互动的模式。很简单,请你写下孩子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也困扰你一段时间的问题。写完之后,问自己:当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时,我通常会怎么做?可能是讲道理,可能是不理他,可能是咆哮,甚至可能揍他一顿。你最常用的方法,一定可以暂时解决问题。然后,请把这个应对方法写在孩子的行为旁边,这时候,你就写下来了一组互动模式。比如,「孩子去超市总是缠着我给他买零食,我应对的方式是发火,这样他才会停下来」,你们的互动模式就是:「孩子缠着我买零食——我发火」。

过去你的关注点很可能只在孩子一个人的行为上,比如买零食,现在你的关注点变成了你们两个人的模式。这样的思维转换有什么用呢?至关重要。我们先卖个关子,之后你回头再看这个模式,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李松蔚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和孩子愉快聊天:在沟通中帮孩子做到独立自主》第 1 节 思维转换,聚焦亲子互动模式

《丧后即燃:李松蔚认知升级 16 讲》第 3 节 自我剖析:站在高处重新审视自己

《越独立越亲密:不强制不委屈的新时代婚恋观》第 5 节 为什么光抱怨不改变?因为改变自有阻力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