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十几年前985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那年头,是外企的黄金年代,又恰逢通信行业高速发展,赵云一毕业就加入了当时国际通信巨头,从事手机硬件的开发和设计工作。

公司发展快,团队氛围也好,薪酬待遇也别的行业的同学高出不少。

两年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本土企业慢慢超过了外企。公司的销售数据增长乏力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蔓延开来,各大外企受影响很大,国际巨头沦没落贵族。

很快通信行业本身也遭遇冲击:智能手机问世,宣告着移动端智能化的时代来临。国内的通信大厂都纷纷下注智能手机方向,但赵云所在的公司是行业巨头,如同一艘巨轮,掉头哪有那么容易。

自己很快三十了,孩子还小,也刚买了学区房。职业生涯也还漫长,赵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破釜沉舟,果断换行。

他花了三个月时间,与所有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流了一圈,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一方面借鉴一下别人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人脉获得更多机会的引荐。

有意思的是,他发现有好几位毕业后又读了MBA的同学,都无一例外从技术领域转行加入了风险投资这个热门领域。

认真分析后,他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好赛道。虽然投资有风险,可一旦投资成功退出,carry是相当丰厚的。而且赵云对TMT领域的前沿一直保持敏锐,在商业投资上很有天分,也乐于跟人沟通。

没有任何投资领域的直接经验,是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从头读个MBA,赵云觉得学费和时间成本都太高了。于是就先报了6月份的CFA考试。幸运的是,顺利过了CFA-1.

他研究了几乎市场上所有TMT领域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标的;还利用业余时间拜访了所有他认识的做风险投资的好朋友;通过参加公开会议行业论坛,结实了很多行业里的新朋友,也陌生拜访了几家国内在TMT领域投资做得最好的几家基金。由于他在原来行业的扎实功底,对所有新兴的投资标的都有自己的独立且深刻的见底,在跟这些投资大佬的沟通中,给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9年冬天,一家知名的美元基金给了他一个投资经理的OFFER,换行成功了。这个过程,从准备考CFA开始,到拿下OFFER,历时九个月。

4年后,老东家被收购,昔日的行业巨头悄然离席。很多同事也被迫重新选择。

跟老同事们的聚会上,赵云感慨万千,为老东家惋惜,为同事们伤感。

也很庆幸自己当年的果断,否则,如今年35岁不尴不尬,再面临被裁失业,人生就太过被动了。

赵云,是我的学生的大学同学,在整个换行过程中,我一直是他的辅导者,扮演着军师一样的角色。

他的换行案例,非常典型。触发条件有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国内民营企业崛起这样的宏观环境,也有行业整体面临的技术上的大势所趋,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或是天赋兴趣引导而来的殊途同归,抑或是辛勤汗水浇筑的厚积薄发,也有成家立业后人生责任使然。

总之,精准的判断,果断的决策,坚实的付出,才有这次敏捷的换行。

赵云的分析能力非常强,但这次换行的过程中,商业投资型的战略化思维是我们一致努力的重点。职业发展对每个人都是大事,如果战略上失误,战术上再多的努力都意义不大。

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部门已经危如累卵,从收益的角度来看,自己再继续参与肯定没有多少利益可言。而风险投资就不同了,有市场在的地方就必然有资本紧随其后,所以选择直接冲到资本的前线是不会过时的。

另外,最关键的是后天学习。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要以过硬的实力为前提。另外,在一些求职的技巧和企业标的的分析上面,如果力不从心,是有必要借助专业的辅助机构来助一臂之力的,毕竟那些成功逆袭的主人公,背后都有大神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