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的薄弱装甲,连打带撕的摧毁了炮塔内的关键设备,并且干掉了数十名炮手后,又穿透了水平装甲,进入了下方的舱室,并且彻底砸坏了扬弹机。

万幸的是,在第二次改装的时候,“金刚” 号在原本只有七十毫米厚的弹药库甲板上面增添了一块一百零二毫米厚的装甲。

正是这块装甲挡住了“如入无人之境” 的穿甲弹,并且最终使穿甲弹生了爆炸。

横飞的弹片轻易横扫了周围的十多个舱室,让数十名还来不及进入战位的日本海军官兵成为了第二批牺牲者。同时,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还使“啊”炮塔附近的舰体结构彻底变形。这一结果,直接影响到了后方“咿”(日文第二个字母的汉语音)炮塔的扬弹机,造成“咿”炮塔几乎丧失战斗力。

对那些“金刚”号上幸存下来,并且活到战后的日本海军官兵来说,他们真应该感谢那块在第二次改进时添加的装甲板。如果不是这块装甲板的阻挡,穿甲弹肯定会钻进“啊”炮塔的弹药库,引爆储备在里面的数百吨弹药。即便穿甲弹不在弹药库内爆炸,横飞的弹片,以及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仍然有很大的可能引爆弹药库内的弹药。

结果根本不用猜测,要不了多久“金刚”号的姊妹舰就会用“亲身经历”给出结论。

危急关头,日本海军官兵在战前十多年辛苦训练的成果体现了出来。在战舰指挥官下达命令之前,及时赶到的损管队员以最快的度打开了弹药库的通海阀,通过灌水的方式阻止了正在向弹药库蔓延的大火,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也正是如此,当铃木义尾重新指挥战舰的时候,“金刚”号的舰体内增加了约一千五百吨的海水,战舰前倾大概五度,舰艏差点埋入海水之中,战舰的度也因此降低到了二十二节。另外,为了避免过多的海水涌入舰体,要么近一步降低度,要么通过向尾部注水的方法恢复平衡。

无论哪个结果,对身负重伤的“金刚”号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排炮弹落下之后,小泽治三郎也在医疗官的帮助下苏醒了过来。比起四十多岁的铃木义尾,以及那些年轻力壮的参谋军官,已经五十三岁的小泽治三郎多少显得有点“弱不禁风”。

“长官,这里太危险了,你还是撤退到‘比睿’号上去吧。”

“现在不是时候。”小泽治三郎擦掉了嘴角的鲜血,推开了还在一旁为他验伤的医疗官。“立即命令舰队右转向,判明敌舰的距离了吗?”

“过两万米,敌舰正在向西航行。”

“向西!?”小泽治三郎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真正让他感到惊讶的不是航向,而是距离。在海战中,为了占据有利位置,舰队肯定会选择最佳进入航线,因此航向与奔赴战场的航线不会完全重合。问题是,过两万米的炮击距离,加上夜间作战,大明帝国海军的夜间炮战能力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

要知道,“大日本帝国”海军才是真正精通夜战的海军。

当年,在“与论岛海战”